旧钢笔文学 > 百合耽美 > 换嫁小夫郎

90-98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
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.jiugangbi.com提供的《换嫁小夫郎》90-98(第5/11页)

牧傻眼,“真的?”

    赵景清颔首,“八九不离十。”

    袁牧顿时坐不住,有臭小子对袁星起了心思,这事好办,但袁星对臭小子起了心思,这可不好办。

    赵景清疑惑,“茂之人挺好的,你这般着急做什么?”

    袁牧道:“他是好,可这事儿……茂之刚救了星儿,星儿是感激他,还是心悦他,这难两说。”

    是这个理,赵景清点点头,“咱们私下说说,别给窗户纸捅破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省得。”袁牧长叹一口气,闷闷不乐。

    “宝宝动了。”赵景清牵过袁牧的手,抚在隆起的肚子上,“袁大壮,你说宝宝叫什么好?”——

    作者有话说:感谢宝宝们订阅支持呀[红心][红心][红心]

    第94章

    袁牧注意力瞬间被转移, 感受着掌心微小的力道,同时转动脑筋思考,“不知是男孩女孩, 还是小哥儿……”

    赵景清道:“你取三个名字, 都可以用。”

    “可行, 我得好生琢磨。”袁牧陷入沉思,嘴里不停嘟囔, 又都自个摇头否了。

    赵景清忍俊不禁,手肘撑着身子缓缓躺下侧卧着,盯着袁牧直看。不多时,困意来袭,赵景清昏昏欲睡, 眼前人影变得模糊。

    不知睡了多久, 迷迷糊糊翻身时, 赵景清察觉身侧少了具温热的身躯, 他睁开眼, 身侧果然没人, 只见袁牧坐在不远处桌子前,桌上燃着烛火,他在翻书, 神态极为专注。

    赵景清顿时瞌睡跑了。

    袁牧在看书?挑灯夜读?!他是睡迷糊看花眼了吗?

    赵景清撑着身子坐起来挪下床, 走近了一瞧, 袁牧真的在挑灯夜读, 桌上还摆着张白纸, 上面密密麻麻写了许多字。

    嘉,有赞许表扬吉庆欢乐之意;彦,有才德才学之意。

    慧, 寓指冰雪聪明、秀外慧中;熙,寓指光明灿烂、幸福安康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赵景清逐行看下去,手掌不由抚上肚子,对即将到来的孩子满含期盼。

    “袁大壮,”赵景清撑着桌子坐下,打趣道,“怎的还挑灯夜读上了?”

    袁牧这才察觉,将书盖桌面上,“给孩子取名,来劲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怎么醒了,起夜?”袁牧站起来活动筋骨。

    “不是,你不在睡不安稳,”赵景清也站起来,推袁牧上床,“明儿再看也不迟,现在时辰不早了,快些歇息吧。”

    袁牧声音带笑,“好。”

    次日,袁牧自清晨醒来,便捧着本书细细翻看。

    袁月瞧见,稀奇不已,凑上前来一看,书页上的内容是她还未忘干净的《千字文》,学堂里的启蒙书。

    “……”袁月盯着袁牧,“你这是……从头开始?”

    袁牧:“……”

    “你才要从头开始,我是在给小娃娃想名字,去去去,别打扰我。”袁牧抬手往外推,嫌弃意味明显。

    袁月失笑,“你慢慢看。”

    林翠娥见姐弟两拌嘴,热闹瞧得乐呵,可没开心一会儿,又染上愁绪。回来小住几日,便又要去清河县,她放心不下星儿。

    经此变故,星儿只有在她眼皮子底下,她才能安心。

    星儿黏着景清,景清去哪儿他去哪儿,林翠娥等待许久,才等到景清落单的时候。

    林翠娥趁机上前,同景清打商量,“景清,我想让星儿跟咱们一起去清河县住些时日,成不?”

    “成,西街租的院子够大,住得开。”赵景清一口答应下来。

    略过袁星知晓要去清河县的雀跃不提。

    许常英下工回家,进入梧桐里,路过大门禁闭的赵家,抵达自家院子。

    院门半掩着,是给他留的门,许常英推门踏进院子,闻见饭菜香,大步进入厨房,“茂之,炒的啥菜?阿爹老远便闻着香味,你手艺是越来越好了。”

    周茂之将菜盛出,“阿爹,你别打趣我了,炒包菜还能香飘万里啊?”

    许常英笑出声,夺了他手里的铲子,让他去加柴,接手周茂之未炒的菜,看备菜是做小炒肉,得亏他回来的及时,不然这菜怎一个难吃了得,白瞎这上好的肉。

    许常英舀一大勺猪油放热锅里化开,分心同周茂之闲话,“景清明儿又要回清河县,他现在身子重,还来回奔波,多累啊。”

    周茂之道:“梨水凼豆腐坊时间尚短,景清哥放心不下。好在是乘马车来回,累不着。”

    “对了,星儿也同他们一起去,林嫂子受了惊吓,舍不得他。”许常英说着,将肉片倒入滚烫的油锅。

    周茂之抬头,隔着乍然而起的水汽看向许常英,“……嗯,同去也好。”

    随景清哥他们去清河县,换个地方,换个心情。

    许常英倒入辣椒继续翻炒,“去把碗筷摆上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周茂之起身,洗碗筷摆进堂屋桌子。

    日落月升,夏夜知了鸣叫扰人清梦,待知了静下来,天际渐明。

    小罗湾豆腐坊,袁牧套了马车停在院里,袁月和林翠娥将袁星惯用的东西搬上马车。

    袁老二同袁牧说话,“新宅家具打好没?”

    袁牧回答:“上次去看了,正刷漆阴干,快好了。”

    “宅子里要刷漆的赶在家具进来前刷了,免得滴在家具上,不好打理。”袁老二叮嘱。

    “我省得,您就放心吧。”

    袁老二又问景清,“豆子快收了,等晒干我送这边,还是送去清河县?”

    赵景清道:“送清河县。”

    “成。”

    袁星的东西不多,很快便搬上马车。

    袁月空出手来,赵景清上前同她道:“大姐,你从坊内做工的人里提一个帮你卖豆腐,再招一个人做工就成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袁月颔首。

    该说的说罢,赵景清一行人坐上马车,驶向清河县。

    时辰眨眼便过,临近中秋,做席的人渐多,豆腐以及豆制品需求增多,豆腐坊连轴转,人越招越多,没个停歇的时候。

    关胜几人皆是跑生意的好手,签下不少酒楼、食肆的供货,临近的几个镇子上,皆有赵氏豆腐的售卖摊位或铺子。

    赵景清签订的供货合约,从零星几份,变作现在的厚厚一叠,存放合约的木箱已装至第三个。

    豆腐坊虽忙碌,但欣欣向荣。

    赵景清有孕七月有余,肚子高高隆起,垂眼瞧不见自己的脚,身子也变得更加笨重,他去豆腐坊的次数渐少,只三五不时去一次。更多的时候,是袁牧将出货的单据带回家,他来记录。

    其他的,皆由袁牧跑前跑后,他能拿主意的,便他自己决定,他不能拿主意的,便回来同赵景清商量。

    袁牧空闲之余,去县衙打听县老爷是如何判罚张迎春三人,他后面又寻了些张迎春和张老三犯的事,让易大洪写诉状上送至县衙。袁牧跑了三次,终于得了准信。

    石飞施以杖刑。张迎春因嗦使他人当街掳人,以及偷税漏税,被罚以重税和杖刑。张老三屡教不改,施以杖刑后罚入修路队,为清河县开山修路做贡献。

    袁牧将打听到的消息带回家,林翠娥几人高兴极了,直道他们罪有应得,大快人心。

    袁星亦不遑多让,险些在院子里跳起来。

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【旧钢笔文学】 jiugangbi.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

阅读页设置
背景颜色

默认

淡灰

深绿

橙黄

夜间

字体大小

旧钢笔文学   百度   搜狗搜索   必应搜索   神马搜索   360搜索

旧钢笔文学|完结小说阅读-你无需舟车劳顿, 书籍会带你领略天地之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