旧钢笔文学 > 百合耽美 > 六州歌头

70-80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
您现在阅读的是旧钢笔文学www.jiugangbi.com提供的《六州歌头》70-80(第11/22页)

的是什么?”

    “这些年轻人啊,到底知不知道一个铜板能买什么东西?”

    “还敢隐喻前朝,胆子挺大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每有一位考官说话或是动作,坐在他身后的监试官便会将其言行一字不差地记录下来。

    这是先帝时期为严禁科举舞弊而立的规矩。

    直到更漏时分,大总管送来宵夜,传陛下口谕请“诸位大人稍歇一歇”,众考官才暂时放下答卷。

    碧涧羹配水晶脍,热腾腾正去春夜寒气。

    诸人分食,叫迟迟不动的王正玄,后者却道:“待我读完这篇文章再来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好文章,一时片刻也等不得?”大家趁此机会起身走动,闻言都围拢过来。

    王正玄举起答卷让他们观看,同时说:“卷子阅了有小一半,要我说,最好的就是这篇了。”

    “好字,端正而大气。”众人初观其版面清爽整洁,便为之一振。

    待看完,一位考官叹道:“这一篇以商贸切题,‘君子行其德,小人适其力’,思路清晰,下笔有物,可谓行云流水。”

    “不止内容,文笔也好啊。引经据典,笔底生花,令我眼前一新呐。”

    “确实算得目前最好。”

    “文风瑰丽而不失风骨,难得。不过,这风格越品越有熟悉的味道。”

    “这手字也不算陌生啊,我想想是谁?”

    众人纷纷沉思。

    “哈哈哈哈,”王正玄笑道:“这不就是我那堂官裴孟檀裴大人所擅长的?”

    他一说,大家随即反应过来,又有考官笑道:“原来是裴家的小君子。”

    “今科会元,裴大人教子有方啊。”

    “听说他已是小三元,乡试会试又连夺魁首,就看最后这一遭。”

    “若能折桂,那就是青出于蓝啊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我听说他一直养在稷州,由谁教导?我那不成器的儿子也快到入学读书的年纪。”

    这边讨论得热闹,王正玄起身,走到孟若愚处,贴心地问:“孟大人的身体可还好?”

    “倒不了。”孟若愚吃了两口菜羹便没再动,此时正垂眼看文章,哑声道:“就算此刻倒了,老夫趴着也会把该做的事情做完。”

    “没事就好,但若身体不适,孟大人也不要硬撑。”王正玄微笑道。

    其他人要请秦毓章看看这篇文章,后者慢条斯理地吃着宵夜,让他们拿给孟若愚先过目。

    “我们一致认为,这篇可得‘一等’,孟大人看看?”

    孟若愚在阅卷表上做了记号,说:“你们认为‘一等’,那就记‘一等’,我又不拦着你们。”

    轻松的气氛一滞。

    他拿过答卷,在众人注视之下,八风不动地仔细看过去。

    先前诸同僚所言,他自然也听见了,但谁的儿子与他何干?他以副考官的身份在这里阅卷,自然就以阅卷的标准来。

    他看了两回,又沉吟许久,数着格子,记了个“二等”。

    众人倒吸一口凉气,“此等锦绣文章,在孟大人这里竟也只能得‘二等’?”

    再一瞟他的阅卷表,一溜的三等四等,似乎也不是故意压等级。

    “文章是好文章。”孟若愚直言不讳:“但以取士论,则绚烂有余,人情不足。为官若是只要一手花团锦簇的文章,那孟某何必忝颜坐在这里?”

    他说得毫不留情,诸位考官皆是讪讪,便扭头问秦相爷的意见。

    “策制二字,一‘策’一‘制’,前者内容有条理切合实际即可,后者文从字顺即可。这些贡生大部分都是年轻人,未经世事,不必太苛刻。”

    秦毓章用过宵夜,拿帕子净了面,淡淡道:“继续罢,要赶在卯正前给陛下送过去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众考官便各归其位,继续兢兢业业地阅卷。

    王正玄拿到下一篇,看罢微微皱眉,思虑片刻,提了个‘二等’。

    及至五更天,终于将一百二十份答卷评阅完毕。

    考官们的阅卷表收在一起,由监试官一一归纳核对每一张答卷的评分,再按得‘一等’的个数多少排出次序来,‘一等’得数相同时就按得‘二等’的个数来,以此类推。

    崇华殿诸人,从上到下皆熬了一夜,将要完事之时,终于放松下来。

    一名监试官忽地叫道:“咦,有两张卷子得分一模一样。”

    “嗯?”这一句把所有人的瞌睡都吓醒了。

    众位考官又聚拢过来,一看阅卷表,确有两张得十个‘一等’和两个‘二等’的答卷,并列排在最前。

    其中一张就是先前惊艳过众人的裴家郎的卷子,另一张却没有引发专门的讨论。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一位考官说:“我是觉着这篇看下来挺舒服,没跑题,内容也翔实,让条陈办法,真就一条条叙述,还找不出什么明显的错处。”

    得到一片“是啊是啊”的赞同。

    “虽初看不出彩,但细想又没有给它评‘二等’的理由。”

    “确实如此。且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是经过磨砺的人,没有普遍的漂浮之感,扎扎实实想法子找钱,估计是个年龄不小的老贡生。”

    “我记得这篇文章里有两条论及茶盐的办法,先前听谢大人提过类似的想法,似乎可以一试?”

    “……不过一样的评等可不行啊,得排个次序出来。这样,咱们不说好的,说说不好的,这两篇文章都有两个二等,是谁打的?”

    大家又扒拉了考官的阅卷表,仔细看去,孟若愚给这两篇判的皆是‘二等’,剩下一个,裴家郎那一篇是秦毓章,另一篇则是王正玄。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涉及主考与副考,众同考官一时失语。

    王正玄理着袍袖笑道:“文可见其人,我就喜欢细水长流打下的真功夫,说明这人有持之以恒的认真,值得栽培。而读书多年却文采了了,可见缺那么几分巧思。”

    众人便不约而同地看向秦相爷,等他发话。

    恰好秦府着人送进来一套新的官服,秦毓章抬手制止要伺候他更衣的内侍,说:“本堂不在乎是一日之功还是毕生之力,朝廷需要的也是能解决问题能实心做事的人。我这里只能有一个‘一等’,谁的办法更好,谁能替朝廷做事,谁就是那个‘一等’。”

    他走出崇华殿,站在鎏金飞檐下,才将穿了一整个昼夜的官服换下。

    黎明尚在襁褓之中,三两星子挂在天边,他率先走下阶梯。

    “至于谁才是更好的‘一等’,自有陛下定夺。”

    王正玄默了一瞬,提高声音道:“秦大人说得有理!”也一甩袖子,大步走了。

    孟若愚精力有限并不掺和,看着人把答卷和阅卷表分门别类都装好抬走,才落在最后踽踽而行。

    到达抱朴殿时,尚未至卯正。殿门阖着,在外值守的禁军与内侍不少,却静谧无比。

    “相爷。”顺喜很快出来,压着声音说:“陛下一整晚都在打坐,再等等。”

    秦毓章颔首,垂手而立。

    待王正玄与孟若愚前后脚赶到,一名小内侍前来向顺喜附耳说了什么,大总管便神情一肃,抬手道:“三位大人,请。”

    这才齐齐入殿。

    皇帝一身道袍,正在洗漱,周遭伺候他的内侍如云。

    三人视若无睹,行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【旧钢笔文学】 jiugangbi.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

阅读页设置
背景颜色

默认

淡灰

深绿

橙黄

夜间

字体大小

旧钢笔文学   百度   搜狗搜索   必应搜索   神马搜索   360搜索

旧钢笔文学|完结小说阅读-你无需舟车劳顿, 书籍会带你领略天地之美。